>>房事要闻
宋守军同志在全省规范勘察设计市场、繁荣建筑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主要是研究完善我省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诚信制度和绿色通道制度,为优秀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研究培养人才,繁荣建筑创作问题,以不断提高勘察设计质量与水平。今天会议的两个议题从字面上看好象互相不搭边,一个是市场问题;一个是繁荣创造问题。但从行业发展上繁荣的是什么?规范市场之下需要什么?而实际是紧密相扣的两方面。其共同目的就是推动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下面我主要就此讲两点意见。
  一、现代条件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的第一战略是人才战略。
  一个企业的基础是人才,而企业要创品牌、创名牌更是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以及人才团队的有效整合。这次会议中,大家会发现,我们在勘察设计行业中人才的培养、机制的转变等方面的决心是非常大的,近来动作也非常大,会议的议题主要是要解决我们对山东勘察设计行业进行了自我评估之后向什么方向走的问题。
  勘察设计行业是智力密集型行业,品牌是企业最重要的竞争优势之一。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山东省具有全国知名品牌的企业还寥寥无几,人才培养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第一、要树立人才是第一战略的意识。
  勘察设计行业的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各级主管部门、各勘察设计单位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战略是第一战略、人才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采取有力措施,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尽快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当前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主要问题是:
  1.勘察设计人才的知识结构大多不合理。勘察设计的人才应该是知识密集型和知识复合型人才,而当前我们外向型的勘察设计人才还很少,并且知识结构大多数不合理。有一次我跟几个刚毕业的学生聊天时就发现,目前很多院校对于勘察设计行业人才培养方面课程设置不够全面、合理。如美国在上世纪就开始研究空气动力学在城市高层建筑上的应用,而我国在这方面却没有形成完整的学课配套,在现代化的勘察设计中我们只看到人家楼的形状,却不知道楼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技术。这就是我们的设计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2.缺乏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当前我省从事勘察设计的很多工作人员从毕业开始就埋头画图,象从事工厂的订单生产,缺少知识更新的机会,难以总结和积累更多的经验,不利于人才成长。企业要创名牌、做大院,而大院不是靠人多,而是要靠高水平的设计和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起一个人才培养机制,从而解决打造大院的问题。
  3.当前对人才培养缺乏认识,且投入不足。在勘察设计行业的传统统计指标中,我们有89项,但认真研究这89项指标,没有看到一项标明勘察设计人员培养的投入是多少。一个勘察设计人员一年要投入多少来培养他,我们的院长们可能没有想过,而美国、英国勘察设计人才培养的投入是每年2~4万美元,我们有没有投入2~4万元人民币?这个问题值得考虑。
  因此,要切实将人才建设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紧抓实。要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长效机制,加大人才培养投入,突出抓好技术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和各类管理人才等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人才品牌。这次会议也要研究人才培养问题,要求每个单位推荐最优秀的建筑师及其最优秀的作品,主要目的就是要树立我省勘察设计行业的人才品牌,不断提高行业的竞争力。
  第二、要努力打造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企业品牌。
  勘察设计单位的品牌决定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我省很多重要工程被省外和境外的勘察设计单位中标,既与他们的水平有关,更和他们的品牌有关。目前山东勘察设计行业在市场竞争中也遇到很多问题,如院越大负担越重的问题;人才成长起来跑出去的问题;市场竞争力不强的问题等。现在我国勘察设计市场美国进来了,英国和德国也进来了,甚至俄罗斯、日本还占了我们一部分市场,在我省也是这样,我们没有走出去而别人都进来了。而我们的所谓大院却大而不强,专业院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专业流程,即使形成了流程还不配套,导致总承包能力很低。由于在院与院之间的横向联合问题上,我们尚缺乏规范的市场运作机制,因而企业之间存在打压现象,更谈不上联合。
  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工作的思路和方向大致应该有个原则:一是我们现在先要解决勘察设计市场的规范化问题,规范性问题解决不了就影响行业的发展,影响人才培养。二是要使人才集聚而不是使人才分散。把人才有效的培养起来、集聚起来,这是我们在人才上的一个基本战略原则。三是在团队建设上,把大量的高精尖的人才整合起来,把团队的优势整合起来,向有能力实现我们的产业链条向总承包化方向发展。
  今天我们已经有了16名大师,评选出来的这16名大师是用来硬碰硬的,要在国内碰,还要到国外碰,不成"先驱"就会成"先烈",只有在硬碰硬中变得更硬,才是我们的希望。同时,我们也需要他们能带起16支能硬碰硬的团队来。因此,要树立企业的品牌,就要解放思想、积极创新,凭借自身的技术水平、设计水平和服务水平,大力创建企业品牌,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第三、要树立城市和区域品牌。
  城市特色,也就是地域文化的一种表现,是传统和现代文明的汇合。毛主席曾经说过两句话,一是说继承,一是说发扬。我们现在很多城市是继承没继承好,发扬却没光大出去。经济走到了现在,城市正处在到底怎么继承和怎么发扬的岔路口上。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产业结构怎么调整;城市围绕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建设一个什么样子;城市的风貌怎么定位;城市的特色怎么确定;城市的现代化用什么表现出来。无非就是这些问题。
  树立城市和区域品牌不仅是政府主管部门的责任,更需要勘察设计单位的积极参与。勘察设计行业,要突出体现城市和区域特色,高度重视城市和地域文化的挖掘,精心塑造富有地方人文精神和文化特色的城市形象;要跳出城市看城市,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城市产业功能定位来进一步谋划城市的特征和形象;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从根本上改变"千城一貌、千街一面、千宅一同"的现象,真正展现每个城市的个性和魅力。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要围绕产生"大腕"的机制做文章;企业品牌建设机制要围绕产生"大院"的机制做文章;繁荣建筑创作要围绕产生"大作"的机制做文章。
  二、要以创新推动品牌和名牌战略的实施
  创新是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勘察设计行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增强活力,提高竞争能力。
  一要观念创新。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发展形势,认真研究探索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规律和最新趋势,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更新市场观念、竞争观念、经营观念和管理观念等,与时俱进,接轨国际,以观念创新促进事业发展壮大。
  二要体制创新。体制创新关系到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方向。要根据国家和省的要求,继续推进改企建制工作。要鼓励勘察设计单位多元化、多形式发展,积极探索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改革方案。
  三要管理创新。体制创新必然要求管理创新,勘察设计单位要积极探索创新市场管理制度,人事、劳动、分配制度,医疗和养老保险等制度,使管理出效率、出效益、出人才。主管部门要创新监管方式,强化市场监管,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要机制创新。勘察设计企业要积极创新运营机制,完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经营机制、发展机制、约束机制等,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各级主管部门要加强研究,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机制,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
  五要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续力。必须把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勘察设计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尤其要把提升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作为勘察设计行业发展的中心环节,抓紧抓好。
  六要设计创新。勘察设计是创造性的工作,设计创新一直是我们积极倡导的。设计创新既需要勘察设计技术人员以创意思维,运用现代科技知识和技能进行精益求精的设计,也需要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积极创造有利于设计创新的环境,更需要业主的大力支持和投入,提供足额的设计费用和合理的设计周期。这种投入促进的设计创新往往能够带来高回报、高附加值。设计创新要与时俱进,既要有高科技含量,又要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并与自然和谐共处,为人民群众提供优美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创新,就能够推动品牌战略的深入实施。
  此外,在我们这个领域,一方面要搞好设计、发展、创新,另一方面还要搞好服务,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思想。
  同志们,勘察设计工作事关城乡建设大局,让我们不断更新观念,努力创新,多创名牌,规范市场,繁荣创作,推动勘察设计行业再上新台阶,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通知公告
资料下载
在线杂志
="威海房地产电子杂志"
会员介绍
视频看房
威海市房地产协会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30222号

鲁公网安备 37100302000376号


电话:0631-5288790      技术支持:威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