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事要闻
市区城中村改造工作调度会召开

 抓住时机 毫不松懈 全力推进村改工作

市区城中村改造工作调度会召开
 
  9月3日上午,房德阳副市长召开了城中村改造专题调度会,会议由市城中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建委主任隋永华主持。会上,环翠区政府、高区管委、经区管委负责人分别汇报了进展情况,市建委副主任马书泉代表市村改办通报了市区城中村改造进展情况并对下步工作提出了要求,市直有关部门和管线配套单位负责人也逐一汇报了相关情况。
  在听取各部门、单位情况汇报后,房市长充分肯定了城中村改造取得的成绩。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对城中村改造工作高度重视,拆迁改造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明显提高,进度越来越快,解决难点问题的成效也越来越好,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群众得到了实惠,全社会对城中村改造的认识越来越统一,认可度越来越高,参与热情空前高涨。目前,三年累计拆迁207.3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回迁房227万平方米,分别完成总计划的97.2%和93.6%。但是,回迁安置和管网配套进度还不够快。当前,距年底只有不足4个月的时间,回迁安置已进入高峰期,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必须坚定信心,毫不松懈,全力以赴加快推进,确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就下一步工作,房市长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加大拆迁力度。今年市区计划拆迁9个村、3029户,目前还有6个村没有启动。对此,各级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旧村改造责任书》的要求,千方百计加快进度,确保10月底前完成南竹岛二期、远遥、皂东塘、东涝台、毕家疃等5个村拆迁,11月底前完成黄家沟村拆迁。对新列入计划的长峰西区、老集、羊角埠等村,要重点督导,主动出击,多管齐下,及时化解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争取9月底前整体拆迁,一步到位。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靠上去抓进度,督促开发单位倒排工期,重点问题现场办公,确保工期只能提前、不能拖后。二是要调整完善规划。要坚持规划先行,继续把城中村改造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统筹考虑,认真搞好规划控制,用规划指导拆迁、推动建设、促进回迁,优化周边环境,搞好设施配套,使改造后的城中村真正成为现代化的城市新社区。市村改办要深入村庄,加强调研,掌握实情,协调解决有关规划布局问题。规划部门要把城中村改造放在重要位置,抓在手上,不等不靠,完善规划,优化方案,为拆迁改造争取主动。对城际铁路途经的村庄,要尽快划定红线,确定退让区域,早日启动拆迁改造。三是要加快回迁进度。回迁房建设是当前城中村改造的头等大事,各区都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确定了回迁安置时限,并向群众作出了承诺。对此,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坚持有诺必践、取信于民,把回迁安置作为重中之重,重点研究,重点调度,重点服务,千方百计加快进度,及时解决影响回迁的具体问题,确保躲迁群众在回迁安置期内至少拥有一套安置房。对确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交付的,要及时通报情况,做好解释工作,给出一个明确的时限,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四是要狠抓工程质量。在回迁房建设上,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做到材料质量到位、施工管理到位、设施配套到位,打造质量上乘、群众满意的精品工程。要坚持以人为本、便民利民,搞好公共设施配套,提高物业服务水平,创造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方便群众就医、上学、入托、乘车等,使群众回迁安心、居住便利、生活舒心,真正实现农村变城市、村民变市民。对此,建设部门要严格把关,深入一线检查督导,发现隐患立即整改,确保不出问题。
  最后,房市长就几项具体问题进一步做了安排部署:一是政策要落实到位。当前,房地产宏观政策趋紧,我市为促进市区城中村改造,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近期又提出了解决契税、土地、配套等问题的意见,这些政策仅限于推动市区城中村改造工作,到期即止,各级一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不推不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二是手续要办理到位。各级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对城中村改造的各项手续,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要解放思想,快批快办,该完善的尽快完善,该补办的及时补办,防止事后出现不规范的问题。对承诺办好的事情,要明确时限,明确要求,分解到岗,落实到人,确保快速落到实处。三是管网要配套到位。各级要加强协调调度,跟踪落实配套设施,确保回迁房配套到位。要加强开发企业与管线单位的衔接,统筹安排施工时序,防止出现互不通气、前铺后挖等情况。各管线单位和开发企业都要服从大局,优化服务,不能在配套环节上影响回迁进度,谁拖延出了问题,谁就要承担责任。四是督导要强化到位。市村改办要加强督导,抓好调度,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逐村逐户了解情况,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要坚持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灵活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攻坚,形成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共同把各项工作推向深入。
 
通知公告
资料下载
在线杂志
="威海房地产电子杂志"
会员介绍
视频看房
威海市房地产协会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30222号

鲁公网安备 37100302000376号


电话:0631-5288790      技术支持:威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