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以来,昆明经济适用房遭弃购的消息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其实早在去年12月,昆明高屋地产顾问机构董事长胡先钧就在他的博客里发表了一篇名为《昆明百万平米经济适用房必将滞销》的文章,只是谁也没想到,来自草根的“雷人”预见,竟然在半年后成为事实。
经济适用房被质疑缺乏“阳光定价”
钱鑫(化名)一说起子君村的房子就有一种心痛的感觉。“子君村开盘那天我去了。去的时候路上还有点兴奋,但到了那儿,一问价,心都凉了,只想哭。”
钱鑫记得,那天真有人哭了。“去的时候,都以为这回能圆了买房的梦,但是看了以后,才知道根本买不起。”
去年以来,昆明市政府在城市的南边和北边建设了两个规模较大的经济适用房项目,一个是位于城市北部的子君村,规模约90万平方米,售价每平方米2556元;一个位于南部的蒜村,面积20万平方米,售价每平方米2861元。有消息说,政府还将在东边的白沙河规划一个200亩的经济适用房项目,估计规模在30万平方米左右。
今年4月7日子君村开盘,昆明市房管局共安排了5287户低收入家庭购房。然而,4个月后,截至销售的最后一天,子君村的5300套经济适用房,仅售出2510余套。除少数想购蒜村经适房的申购者外,仍有近半低收入家庭放弃购房。
买不起是人们弃购的主要原因。按规定,昆明这批经济适用房要求,在今年4月份预售时先交纳60%的首付款,明年5月1日交钥匙时再一次性支付剩下的40%。这批经济适用房面积为40平方米到70平方米不等,按照首付60%的比例,每套房要首付6万元到8万元左右。一年的时间里要交清10万元到14万元左右的房款,这对于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现在有一个不好的现象,政府和媒体解释经济适用房价格的时候,动不动就用周边的商品房价格说事,甚至认为‘经济适用房价格等于周边商品房价格60%’。殊不知,经济适用房的定价模型属于成本型,不是市场比较法,许多老百姓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利益集团圈套。”胡先钧说。
胡先钧在昆明从事房地产行业的研究9年,对昆明房地产的情况有较深入的了解。他直言不讳地指出,经济适用房一直遭到质疑的首要原因是没有进行“阳光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