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中村改造进程的加快,今年年底,我市中心市区14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除1个民俗村外,其余66个村居、27136户的310万平方米旧房将全部整体拆迁。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有9837户得到回迁,回迁面积为123万平方米。这是记者近日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的。
我市于2007年启动了城中村改造工程,并提出要坚决打赢城中村改造这场硬仗。在改造过程中,我市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最大化,不仅回迁房按照高标准给予补偿,增加了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而且各村居还因村制宜地实行了一些奖励政策,有的给居民办理了养老保险,有的给予村民暖气费、水费、物业费、装修费补贴等。我市还规定村居集体开发分成部分必须用于群众的社会保障,真正让广大群众成为城中村改造的最大受益者。据了解,66个村居全部改造完成后,将一次性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120多亿元,增加集体收入55亿元。为调动开发商的积极性,我市还出台了减免缓相关费用的政策,并多次组织银企对接会,帮助建设单位筹措资金37亿元。
按照“拆迁一个旧村、建设一个精品社区”的要求,我市在区划设置上打破村域界限,对地理位置接近、人文环境条件相似的村居实行合村并点、整体改造,66个村居整合为35个组团式社区。在建筑设计上,新建社区既保持了威海红瓦绿树的特色,又在单体设计上突出多样化,建设了一批有规模、有档次、有品位的标志性社区。在小区配套上,一次性规划好配套设施,水、电、暖、气、路等一应俱全,学校、医疗、安保、市场、停车场等一次性到位。目前,市区25条“断头路”全部打通,对13条河道进行了整治美化,两年内新增集中供热和燃气用户近3万户、城市道路240万平方米、绿地430公顷,市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新增社区卫生服务站63所,社区停车位12.8万个,新建扩建中小学55所。
为了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我市建设、规划、国土、房管等部门都开辟了绿色通道,水务、供电、燃气、供热等城市设施配套单位及时跟进,做到了城中村拆到哪里,管网就铺到哪里,确保了群众在最短的时间内搬进新居,享受城市生活。
据了解,明年年底前,我市66个村居、82300户居民都将喜迁新房,新增13800亩建设用地全部完成开发后,新吸纳城市人口可达70万人以上,中心城市146平方公里范围内将全部实现真正意义的城市化,在区域发展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也将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