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城建系列工程全面“加速”城镇化
在27日召开的全市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威海市区城建重点工程实施方案》敲定。根据方案要求,2010年,我市将续建、新建、规划建设六大城建系列工程,共23个城建重点项目和若干分项工程,预计项目总投资1146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0项、总投资416亿元,2010年新建项目10项、总投资245亿元,规划论证项目3项、总投资485亿元。2010年,计划投资约130亿元。
“两城两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两城”,即威海双岛湾休闲旅游度假城和威海工业新城;“两区”,是指威海临港产业服务区和威海五渚河流域生态休闲度假区。
根据方案要求,在威海双岛湾休闲旅游度假城,实施总面积约47平方公里的双岛湾—小石岛区整体开发建设工程,形成双岛为核心、水面开阔、组团分布的空间布局结构,打造以旅游休闲为主体、科教研发为支撑、生态宜居为特色的城市新区;威海工业新城则以辖区总面积292平方公里的工业新区为依托,按照城市新区的标准,组织实施工业新区核心区建设和迁村并点等工程,增强区域配套服务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工业新区与中心城区、文登市区的有机连接。
在“两区”建设中,我市将以经区泊于镇逍遥港区域为依托,围绕打造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突出科研、旅游、服务外包、临港产业服务、办公等功能,论证开发建设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的东部城市新区,全力打造威海临港产业服务区。同时以五渚河流域为依托,实施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的冶口水库—崮山水库下游区域整体开发建设工程,打造集温泉旅游、休闲度假、商业居住、生态保护于一体的城市南部休闲度假区。
“一环一桥”——构建市区快速交通系统
“一环”是指实施总长23.5公里的内环快速路及连接工程,同步建设统一路南延工程等28条线路,提高中心城区的交通网络集散功能,有效疏导市区交通。
“一桥”就是实施总用地面积33.7公顷的江家寨立交桥及周边区域改造工程,优化市区南出口交通布局,提高区域综合承载能力和交通服务水平。
“一轴三带三中心”——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轴”是指国际会展中心东西向中轴线。实施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的国际会展中心至环山路其余改造及绿轴工程,配套实施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的国际会议中心南侧五星级酒店工程,打造中轴线景观长廊,形成行政商务、旅游、休闲、娱乐的新亮点,带动城市档次和品质的全面提升,推动会展经济和文化的全面发展。
“三带”建设,即在金线顶一带,建设总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的金线顶区域整体开发改造工程,配套完善观光旅游、商业金融、休闲度假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多元化、全方位、特色突出的国际性海滨旅游度假基地;在九龙湾一带,实施九龙湾区域建设工程,包括九龙湾及大庆路南侧区域强化该区域的旅游、休闲、商务服务功能,打造高品位的休闲度假和现代商务中心;在国际海水浴场一带,建设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国际海水浴场西部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国际海水浴场的服务功能,打造海滨旅游新亮点。
“三中心”: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的市中心区宝泉广场建设工程,打造独具特色的现代城市综合体,带动市中心城市功能和品质的整体提升。总建筑面积37.6万平方米的高新区中心商务区开发工程,在高区建成集商业金融、酒店餐饮、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商务区。总建筑面积75.3万平方米的经区乐天广场中心商务区建设工程,打造经区商贸中心,优化城市环境,增强城市活力。
“两园两场五河”——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
“两园”,即实施总面积53.8公顷的环翠楼公园改造工程,形成最具威海特色的绿色名片,实现园林艺术、历史文脉与现代城市的完美结合;实施总建筑面积12.6公顷的塔山公园改造工程,建成一处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人文和谐的城区中心公园。
“两场”,即实施市垃圾处理厂二期工程,建立垃圾焚烧系统,改造渗滤液处理站,提高市区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水平;实施市区采石场治理工程,利用5年时间整治88处采石场,恢复改善区域植被景观。
“五河”,即实施草庙子河、五渚河、张村河、初村东大河、羊亭河5条河道的综合改造工程。突出生态性、景观性、功能性,确保整治一条河、形成一道风景、建成一片新区、带动一方新产业。
“三环两路”——提升城市内涵
2010年,我市将对文化路、世昌大道、青岛路、环山路、环海路(含海滨路市区段)进行全面提升档次,即“三环两路”容貌治理工程。届时,将拆迁道路两侧83处、总占地面积约409公顷的破旧平房群和低档次陈旧建筑群,开发建设一批高档次写字楼及商业网点群。同时,进一步丰富道路绿化树种,多栽树、栽大树,栽植多排行道树,增加花木,减少草坪,新建、改造绿地面积436.3万平方米。发动沿街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搞好门前绿化、楼间绿化、庭院绿化,全面提升住宅小区绿化水平,促进市区绿化上档升级。
环境容貌整治包括,重点拆除25处影响观瞻的建筑、村庄自设大门(牌坊)以及低档次、不通透的院墙等,道路沿线违法建筑一律拆除;对市中心区主要道路两侧影响观瞻的建筑进行外立面改造;对已建的大型公共建筑、高层建筑进行全面亮化,重点实施31处建筑的光亮工程;重新设计规范2466块户外门头、招牌以及沿街所有公交车亭、邮政箱、果皮箱、公益性宣传栏,拆除园林绿地及附属设施上的各类广告牌;对支路路口进行硬化延伸,维修破损、塌陷的沥青路面、路边石、人行道,整改高于路面、十字路口区域的各类检查井,维修养护路灯设施,搬迁有碍观瞻、影响行人通行的占道电线杆;整顿规范5处夜市、早市、农村大集,强化沿街摊点和“五小行业”管理,全面整顿规范草厦子出租行为,取缔市区范围内所有废品收购点;强化拆迁现场、在建工程管理,严格整治建筑垃圾扬尘。
“三改三迁一文一体”——优化环境改善民生
以提升功能、优化环境、改善民生为突破口,我市将实施市区城中村改造及配套工程,配套完善路网、园林绿化、路灯环卫、供排水、燃气热力等设施,确保回迁房的工程质量、功能质量和环境质量。同时,加快实施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程,新建农房3.38万户,改造危房5446户,打造宜居、幸福、和谐的样板社区。此外,将实施平改坡工程,完成市中心区主要道路两侧60栋居民住宅楼的平改坡工程,切实改善住宅性能和外观视觉效果。
搬迁改造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水产品批发市场、西城路农贸市场“三迁”工程也将展开。此次搬迁将有利于完善市场功能,提升市场档次,彻底解决堵塞交通、污染环境、噪声扰民等问题,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方便居民生化。
“一文”是指实施文化艺术中心内部装修工程,配套完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宫、艺术馆、城市博物馆、科技馆等公益性服务设施的功能,体现综合、开放、公众参与等特点,为市民提供一处集专业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高品位文化活动场所。
“一体”则是实施环翠区体育中心建设工程,形成具有商务办公和健身运动等功能的综合性活动中心,为市民增添一处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内涵丰富的休闲健身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