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事要闻
聚焦城市城中村改造:城中村改造演绎“财富神话”

我市规定回迁房按照宅基地面积给予补偿,四间平房能换133平方米楼房,“拆一还二”。 据初步统计,我市村居全部改造完成后,将一次性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120多亿元。通过城中村改造,居民生活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图为市民李女士位于陶家夼的新居。

这是一幕幕令人称奇的现代财富神话:

很多村民4间低矮的平房换成133平方米的崭新楼房,原来价值6到8万元的旧房一下子变成价值50万元到70万元的商品房;

村集体经济实力成几何级增长,居民养老、医疗、福利更有保障;

城市发展布局进一步优化,经济要素空前活跃,经济活力井喷般迸发。

……

城中村改造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也是一项创富工程。在缔造了一个个“财富神话”的同时,也实现了百姓从中谋福、集体从中壮大、企业从中获利的多方共赢。

拆一还二,120亿元“藏富于民”

城中村改造为谁而改、让谁受益?这个问题解决好,城中村改造才能顺利推行,解决不好,再怎么推动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宁可减少财政收入,也要让群众早日住进新楼房!”从城中村改造开始的那天起,市委、市政府就鲜明地表明“不与民争利”的态度。

坚持群众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在拆迁补偿标准上体现得最直接。我市规定回迁房按照宅基地面积给予补偿,四间平房能换133平方米楼房,“拆一还二”。环翠区南竹岛社区66岁的姜锡洲在拆迁改造中分得了两套房子,一套100平方米,一套131平方米,两套房都能看到大海。“活了半辈子,不仅到老住上了楼房,孩子的房子也不用操心了。”他高兴地说。

因为旧村改造,经区夏家疃91岁的徐桂香一家人个个成了“富翁”:“我这套80多平方米,仨儿子最少的也分了三套,孙子结婚都不用愁了!”

经区凤林街道办事处杨家台社区90多岁的孟献云在孙子的陪同下一下子就领到了近25万元,这还是她生平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钱。在旧村改造中,杨家台实行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两种补偿安置方式,孟献云选择了货币补偿。

最大限度地为民谋利,各村居还各有奖励政策:高区后峰西社区每户居民除多奖励了17平方米和5000元现金外,不论是第一套还是第二套,选择小高层和高层的每栋回迁房另外再奖励10平方米。社区还为居民承担电梯使用费和维修费等等;经区沟北社区居民在规定时间内拆迁的,除获得一台价值2000元自来水净化机奖励外,还有10年的取暖费14000元,并免收物业费;高区西河北社区居民选高层的公摊面积费用由居委会承担、高区东河北社区对选择小高层安置的一次性给予2万元电梯费……

一些居民财富巨幅增长的同时,也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

地处威海出口加工区附近的经区宋家洼社区,原来许多居民都将房屋出租。如今,拆一幢旧房可得到两套小户型新房,一套自住,一套用于出租。“这样一来,以前出租的经济来源仍然在,家庭经济收入更有保障。”该社区居委会负责人说。

谁拆迁谁致富。长峰社区拆迁居民要两套小户型房的占98%,按现行市场价格评估,资产价值达到了80万元左右,比拆迁前的平房价值增长12.5倍。

没有污水和泥泞,做饭有燃气、冬天有暖气,随着回迁房小区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长峰社区回迁居民的房屋出租率和出租价格也水涨船高。90㎡的门市房年租金约3.5万元,阁楼年租金约4万元,小户型住宅楼年租金在2.5万元左右,拆迁居民的出租效益比拆迁前的出租效益,整整提高了1倍多。

据初步统计,村居全部改造完成后,将一次性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120多亿元。通过城中村改造,居民生活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

集体经济壮大 村民保障无忧

把群众利益放到首位,既要考虑当前利益,又要进行长远谋划。壮大集体经济,使居民医疗、养老等方面更有保障,才能让群众更充分地享受到城中村改造带来的真实惠。为此,我市将土地出让的纯收益,扣除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后,全部返还给村集体,用于村庄改造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

通过旧村改造的收益,村集体经济迅速壮大:

各拆迁村居抓住时机,及时成立了建筑队、工程车队、苗木园艺队、物业管理公司等。

经区城子社区建筑公司、运输公司的产值翻了6倍;开发300亩苗圃;兴建标准厂房约20000平方米并对外出租,不仅激活了上千万元的固定资产,而且全年可创收5000多万元;投资7000多万元兴建的老虎山生态园,年创收1000万元;

高区寨子社区采取自行开发的模式进行旧村改造,不仅使居民在村庄改造中享受更多的实惠,而且还增加居委会的集体经济积累;

高区神道口社区通过与国际合作公司合作,进行商品房和商业物业的开发,有效提升集体资产的盈利能力和水平,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

……

此外,村庄改造村集体所得的住宅和商业网点只租不卖,利用出租收入来保障居民的长远利益。据统计,城中村改造后增加的260万平方米产业和商业设施,村居集体可分成47.6万平方米,年租金收入2.5亿元,平均每个村居400多万元。

村集体的家底厚实了,才有更大能力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高区阮家寺社区居委会建立新社区文化广场,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陈家后沟投资5万元建设了3处健身场地,使居民日常的体育锻炼环境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这些通过集体经济收益建设的公共设施和服务场所,使拆迁居民享受到了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留足村民的劳保费、留足村民的医保费、留足村集体的商业网点”。我市规定村居集体开发分成部分必须首先用于群众基本保障,60岁以下的居民,由村居集体拿大头,个人负担小部分,办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60岁以上的居民,由村集体和个人各负担一半,一次支付5.1万元办理养老保险,有的村居全部由集体负担。

发展空间释放 完善产业布局

拆出一片新天地,改造一片新社区,建设一片新产业。我市利用城中村改造腾出的1.57万亩建设用地,科学布局二三产业发展,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2010年6月25日上午,永旺威海购物中心开门揖客。这里不仅进驻了佳世客直营店,而且还有125家特色专卖店,成为经区商贸业发展的又一力作。这个总建筑面积7.2万平米的大型商贸中心是长峰社区投资3个多亿兴建的。#p#分页标题#e#

在旧村改造中,各村居充分运用各级政府对旧村改造工作的优惠政策,突出发展商贸产业。社区改造全面结束后,商业用房的销售和租赁收入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长峰社区地处“双总站”商贸圈,商贸租赁业占据天时地利。在旧村改造中,长峰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大力发展商贸租赁业,为社区建设增添后劲。

“建设商业设施是村集体发展和村民未来收益的长久之计。仅佳世客一项,每年就可为长峰社区带来2000多万元的收益。”长峰社区党委书记丛明说,“今年,我们又计划建设一座总建筑面积15万平米的大型商住设施。预计2012年后,长峰社区用于对外出租的商业设施总面积将达到15万平方米。”

昌鸿广场是高区怡园街道办事处毕家疃社区投资4000万元人民币打造的一个品牌项目。一层、二层已为家家悦超市承租,电影公司也已进驻,建筑面积总计1600平方米的商铺已也出售完毕。昌鸿广场开业后将成为高区乃至全市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商业项目。与此同时,毕家疃商贸城三期改造工程已通过审批。

城中村改造还提升了村居的区位优势,为村居经济发展带来打造新产业的机遇,拉长了集体经济的产业链。

借助城中村改造,后峰西社区除了建设“汇峰·山海郡”住宅项目外,还利用地处威海西大门的优势,全力打造汇峰物流中心。“下一步我们还将拟投资4500万元建设包括1.5万平方米海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和1.5万平方米立体仓库的汇峰物流二期工程,进一步延伸集体经济的产业链。”后峰西社区居委会主任邹进珠说。

城中村改造之后,借助城际铁路建设工程、环山路和世昌大道整治工程、火炬路后峰西路段建设工程等市政设施建设,高区后峰西社区区域价值不断提升,正逐渐成为“威海西大门上璀璨的明珠。”

经区皇冠街道办事处将把处于同一条山沟的夏家疃、张家疃、北葛拉、宅库、河北等村居整合成一个全新社区———华夏山海城,这个规划容纳15万人的大型综合区域城,将打造成一个集旅游、商贸、居住为一体的经济新板块。

环翠区古陌社区则选择了以教育为主题的产业化投资方向,投资7000万元兴建了威海市第二实验小学,可容纳50个班2000名学生……

据相关部门初步统计,城中村拆迁完毕后,可新增产业和商业设施260万平方米,年租金收入超过20亿元,将至少可增加收入55亿元。

通知公告
资料下载
在线杂志
="威海房地产电子杂志"
会员介绍
视频看房
威海市房地产协会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30222号

鲁公网安备 37100302000376号


电话:0631-5288790      技术支持:威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