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两年的低谷后,国际知名品牌零售商正密谋在华大举扩张。记者从多家商业顾问机构了解到,中国消费市场的迅速增长让越来越多的国际零售商们兴奋,他们普遍看好中国的零售市场,纷纷表示2011年将加大投资。
这对于国内商业地产市场而言,无疑是利好消息。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尽管国内每年新增大量商业供应,能满足这些国际零售商要求的商用物业却廖廖无几。
扩张步伐加速
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Tiffany、LV、Dior、Hugo Boss、Lanvin等在内的多个知名品牌均已在中国开设或已确定开设多家新店。据高力国际方面透露,接下来的两到三年内,仅苹果就将在中国市场开出25家门店。
“金融危机后,越来越多的商业地产投资者只关注核心地段的优质物业,他们不会介入开发领域。”世邦魏理仕亚洲区研究及策略顾问部执行董事Nick Axford表示。
根据世邦魏理仕对全球近300家国际零售商的调研发现,约有20%的受访者希望2011年店铺扩大至40家以上,这一数字在2010年尚不到15%;约有一半受访者希望再开20家新店。零售商对亚洲市场特别感兴趣,尤其是中国市场。
实际上,有超过一半的国际零售商还未进入中国。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已有45%~50%的国际零售商落户中国,按入驻零售商的比例排名,中国目前位居全球第五位。
世邦魏理仕的报告指出:“绝大多数的零售商,对于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都有扩张计划。”
供求对接问题显现
不过,矛盾的是,中国每年新增的商业供应量虽然庞大,却并不能满足零售商的扩张计划。在11月8日举行的全球商业地产亚太博览会(ICSC)上,许多零售商抱怨,在中国寻找优质的商用物业难度很大,即使在一线城市的繁华商圈,也难以找到更多的优质物业。
“对于所有零售商来说,店铺位置选择都是一个首要问题,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市中心,将成为打造品牌知名度的基地。”GAP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其他品牌的发展路径一样,GAP在中国首选北京、上海等一线市场大面积开店。这并非二三线城市的消费力不够,实质上在这些城市找到合适的店面并不容易。据介绍,GAP对商业环境要求非常高,开店选址首选为高端购物中心,在经营面积上,GAP要求旗舰店基本规格为1500~2000平方米。
与GAP一样,国际知名零售品牌在中国开设的旗舰店所需面积大都在400~1500平方米,如ZARA、H&M等品牌,一间门店需要的面积至少是1500平方米;日本零售品牌无印良品对商铺的要求是要在600平方米以上。
除此之外,这些品牌对地段、消费力、客流量、互补型零售店铺组合等均有严格要求。但即使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核心地段,能满足上述条件的优质商铺目前也不多。这些品牌拓展的大部分新店,仍集中在主要商圈的热门成熟项目中,新项目对于这些知名品牌的吸引力依然匮乏。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商业地产目前仍在起步阶段,对于开发商而言,商业地产在细节的运作方面还有太多需要加强的地方。
戴德梁行商铺部董事张家鹏表示,目前国内商业地产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开发商在选址前没有做合理的考量,比如对区域的消费力预计不足,在不适合做高档商业的区域做了高档商业;此外,在产品设计时,脱离了零售商的实际需求,对面积、层高、空间预留等把握不足,这导致商业项目难以吸引零售商入驻,造成很多新商业项目空置率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