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宏观调控政策决策依据是反通胀
2011年宏观调控政策怎么走?首先取决于反通胀,就是说明年调控会出什么政策,决策的依据不再主要是房地产,而是反通胀。
中国面对的这一轮通胀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起的。其实,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并没有真的涨价,是因为美元缩水了。比如说原来一桶石油70美元,美元缩水了,就标价为一桶石油80美元,传达到我们国内就表达为通胀。治通胀最好的药就是升息,提高利率。但提高利率又两难,不提高利率,有通胀的压力、老百姓会出现怨言、社会经济发展会不平衡,这会导致非常大的恶果。升息可以遏制通胀,但它最大的坏处是抑制消费需求,等于向老百姓发出了信号,让老百姓把手中的钱都存到银行。
而2011年我们经济平稳增长最主要的一个落脚点,以及“十二五”规划最重要的支柱,就是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所以两个星期前,市场都预期人民币该提息了,但事实上央行最后做出的决策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可以规避升息对消费的影响,又可以起到收缩货币的作用,但相对加息而言,其反通胀的作用却有限。应对通胀,是2011年国家宏观调控的难题。
解决中国目前诸多问题的关键是城市化
中国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中国城市化。要根本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根本解决农民收入增长问题,根本解决我国追求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大的约束 资源瓶颈?所有这些重大问题的解决,只有一种药共同管用,就是城镇化、城市化。
过去十年大城市为主的城市化是有客观原因的,北京开奥运会,上海开世博会,广州开亚运会,当然包括济南开全运会,这个过程迫使我们不得不把政策和大量的资源、人力、物力集中在一些沿海大城市的发展上,不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住房建设,还是其他一些信贷资源等。如果我们的中小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发展,我们不用那么担心三千万农民工被动返乡造成的社会后果。下一个时期,十二五规划开始,二、三线城市和中小城市发展,应当是我们城市建设和住房建设的主战场。
房地产业发展并未过度
国房地产业今后发展面临四个重要任务,第一个任务是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解决农民工进城的问题是今后中国房地产的第二个重要任务,满足农民工在城镇经商务工落户需求将拉动住房建设。
目前中国大多数老百姓的住房还只是满足基本住房需求的脱困型住房,对改善型功能的住房有旺盛需求。进一步完成大多数城镇居民从脱困期向改善期的转变是今后房地产发展的第三个任务。
除上述三项任务外,陈淮还认为各级城市老住房改造、危房改造,以及新城区建设的任务还极其繁重。
也就是说,大城市还要发展,而中小城市,二、三线城市也要加速发展,这个结构调整才刚刚拉开帷幕。这个任务也是我们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四大任务加在一块,我们只担心完不成,而不是什么发展过度。
无论从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还是短中期的过程,还是长期的战略发展过程,中国的城镇化,房地产以及园区建设,都是单向、一维的,唯有快马加鞭,才能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