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事要闻
任志强:土地资源被“错配”

    “地方政府对GDP的追求导致了有限的土地资源‘错配’,而这种‘错配’又是房价攀升的诱因。”9月28日,在北大汇丰商学院房地产投资专业委员举办的地产高峰论坛上,知名地产商任志强指出,我国在土地供应中延用过去的“先生产后生活”的观念,住宅用地供应长期排在基础建设、工业需求之后,导致住宅用地的供需矛盾长期难以解决。
   
    在建设用地中,较为主要的包括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房地产用地三项。其中,房地产用地(包括商品住宅及非商品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只占三成,而真正用于商品房的土地其实只占1.5%。这种用地结构与发达国家的土地使用计划有较大区别,在英国,每一平方米的工业用地须配5平方米的住宅用地。从美、英、法、日、德等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工业供地的数量都远远少于城镇居住用地,一般均在1∶3到1∶5之间。而我国工业用地的总量却远远大于城镇建成区总量,于是在土地本来就稀缺的情况下,更突出了居住与生产之间的矛盾。不管是用保障房还是用商品房来解决城镇居民的居住问题,都无法让城镇每户家庭至少有一套住宅。

    土地资源供应思路的差别反映了地方政府对GDP的追求,因为工业用地可用来招商引资,从而带来持续的税收。因此,虽然工业用地的出让金远低于住宅用地,但各地工业园区圈地仍屡禁不止。相反,由于住宅用地供应不足,引发地价连年上涨,进而推升了楼价。

    任志强的观点也得到了一些机构的数据支持。据北京中原地产公布的报告显示,根据今年北京前7个月的供地面积统计,工业用地占比达到53.5%,住宅用地占比不足28%。从全国土地供应看,也有类似的情况,今年前7个月,在全国超过6.7亿平方米的土地供应中,工业用地占比53.5%、住宅用地仅占35%。
 

通知公告
资料下载
在线杂志
="威海房地产电子杂志"
会员介绍
视频看房
威海市房地产协会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30222号

鲁公网安备 37100302000376号


电话:0631-5288790      技术支持:威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