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12个小时,佛山在是否限购之间陷入了纠结。10月11日上午11点49分, 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网站挂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已办理房地产权证超过5年(含)的住房产权转移,不纳入限购范围,户籍居民还允许增购一套7500元/平方米以下的住房。该《通知》称从10月12日起开始实施。佛山因此被认为是全国首个松绑限购令的城市。
然而,戏剧性的一幕随后发生,在《通知》发布12小时后,该局突然宣布暂缓执行,原因被解释为“进一步征询社会各界意见,并综合评估政策影响”。这被视为地方博弈调控政策的有力证明。
“佛山限购松绑事件反映了地方政府迫不得已的内心态度。限购令出台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减少,与此同时,激增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又急需资金投入,地方政府财政难免捉襟见肘,给限购令松绑已成为很多二三线城市心声。但中央目前态度还是强调调控从紧。”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表示。
杨红旭认为,佛山放松限购的措施很容易被外界解读为政策放松的信号,这是中央不愿意看到的。
更为重要的是,此次佛山的新版限购令难产,已向市场传递出调控继续从严的明确信号。“中央政府对于房地产调控的态度坚决,短期内几乎没有政策放松的可能。”合富辉煌首席分析师黎文江说。
12小时的博弈
《通知》包含了5项内容,其中有4项是在放宽限购的尺度。例如,对符合市、区人才引进政策的非本市户籍人员,由市、区人社部门出具人才引进证明,购房时可不受个人所得税证明以及社保证明的限制。此前,佛山一直在严格执行限外措施,外地人购房均需出具相关证明。
已办理房地产权证超过5年(含)的住房产权转移,不纳入限购范围;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现行限购政策和住房套数的基础上,允许增购一套7500元/平方米以下的住房。本市户籍“村改居”家庭,在购买7500元/平方米以下的新建商品住房时,其拥有的因村改居由集体土地改为国有土地的自建住房,不计入住房套数。
在专家和开发商看来,这些措施对提振市场信心和刺激成交大有帮助。“措施实行后,将有更多的住房需求导入到房地产市场。一些之前被限购的改善客、投资客或将重返楼市。”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说。佛山一位开发商表示,对行业而言,松绑限购令是令人振奋的利好消息。
据了解,佛山在今年3月18日出台住房限购政策,是广东全省最早也是唯一执行住房限购政策的地级市,同时也是全国反应最快、最先出台住房限购政策的二线城市之一。《通知》的出台,意味着佛山也将成为全国首个放松限购令的城市。
然而,佛山这令人瞩目的一步最终还是未能迈出去。11日晚11点24分,一份名为《关于暂缓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悄然挂上了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的网站。该局声明,为进一步征询社会各界意见,并综合评估政策影响,决定暂缓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
“意外地开始,更意外的结束了。”业内人士如此评价这场戏剧性的表演。
佛山隐情
到底是什么冲动和顾虑,能令一个地方政府的态度在短短12个小时内产生如此大的变化?
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强调,放松限购令的几条措施是在该市现行住房限购政策框架下进行的完善和补充,是为确保完成佛山全年房价控制目标而制定的。
据了解,自限购以来,佛山的成交量下滑严重,还衍生了一系列问题。
官方数据显示,9月份佛山楼市的成交套数为2703套,与限购前2月份的8546套相比,下跌近7成。受购房资格限制,佛山的购买人群流向位置较好的区位购房,高明、三水两区的项目以及一些镇街的低价位项目受到严重影响,9月份房价最高的南海区10756.31元/平方米与房价最低的高明区5338.75元/平方米,相差接近一倍。
销售的房屋结构也不合理,受拥有住房套数限制,限购后反而促进了高价位的大户型商品住房的销售,给佛山完成全年的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造成极大影响。
受2009年高价土地进入销售期的影响,10月份以后,禅城、南海、顺德三区将有大量均价超15000元/平方米的高价项目推入市场,也给佛山全市的调控任务造成巨大压力。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内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一刀切的限购令本身就不符合市场规律,各地在执行过程中势必遇到不少问题。“就佛山而言,成交量大幅下跌的同时还造成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房价的上涨,给地区发展及房地产调控任务造成巨大压力,这确实让地方政府很为难。”
杨红旭认为,此番朝令夕改真实地反映了佛山当地政府迫不得已的内心态度,“代表了实施限购令的二三线城市的心声。”他指出,限购后,各地的财政状况均不容乐观,同时还要应付激增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在资金使用方面已是捉襟见肘。
国金证券分析师曹旭特指出,佛山对土地财政依赖程度非常高。2010年全市土地出让收入380亿元,而财政收入仅有306亿元,土地出让金与财政比例达到124%。而今年前三季度佛山市土地出让收入183亿元,仅为去年全年土地出让收入的48%。佛山由于地产衰退所带来的财政压力极为明显。
调控继续从紧
显然,楼市限购并非地方政府的乐见之举。在佛山之前,已有不少二三线城市通过各种措施暗暗放松限购令,例如马鞍山给予购房者所纳契税100%的补助,衢州允许市民再买一套等。
业内人士认为,此前就传出海口、三亚等限购城市已悄悄放宽限购政策,这也说明一些地方政府有强烈的利益驱动力,意图激活房市增加财政收入。而原本预计在9月底出现的第二次限购扩散并未出现,亦从侧面反映本轮调控的主要阻力来自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度。
“佛山被叫停可能是因为其影响力和曝光率已经超过预期,与调控的主基调背道而驰。”杨红旭表示,中央目前的态度还是强调调控从紧,佛山放松限购的措施是中央高层所不愿意看到的。
“如果佛山放宽限购令果真实施,这当中的示范效应可以想见。”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全国正处于调控效果逐渐清晰化的边缘,任何松动的迹象都有可能让既有成果功亏一篑,佛山的限购松绑政策与大背景不符,很可能会动摇部分城市执行调控政策的决心,从而影响到当前整个楼市的调控力度,所以叫停是必然的。
黎文江也指出,一旦佛山成了出头鸟,势必会带来连锁反应,引来大量二三线城市跟风。但中央此次调控决心之大,显然不能容许此类效应发酵。
“中央政府调控房地产是有决心的,从中央政府层面,预计楼市宏观调控政策短期是不会放松的。”戴德梁行华北区董事总经理何衍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