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五条”细则抢在“两会”召开之前出台,其中,二手房20%个税从严征收在二手房市场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商报记者注意到,一方面,很多二手房客户赶搭“末班车”,加紧搞定交易免去可能发生的高昂税费;一方面,部分客户也从二手房市场转向新房市场。
二手房客户赶搭“末班车”
根据上海中原地产300家门店反馈,最近二手房成交活跃。
据上海中原共康分行经理王来香介绍,国五条目前细则还没有出来,客户都想赶在细则出台之前成交,所以最近出现了一个集中成交的小高峰。就3月3日一天共康分行就成交了4单。其中大概有60%-70%左右的客户都是抱着赶“末班车”的心态,想赶在细则出来之前快点买好完成交易。比如上海中原共康分行成交的一套“共和新苑”的房子,107平方米,成交价235万元。买家是外地人首次在上海购房,他就是担心国五条细则下来,会多出很多税所以当天看中当天就下定签合同了。王经理表示,这套房子不满5年,本来就要交大概十几万的税,大概加起来之后房价在250万元左右,但是按国五条细则,加上另外20%的税,那么这套房子就要将近300万元了,对买家来说难以承受,所以他赶着在细则出来前快点买好。
四至五成二手房客户流至新房市场
而汉宇地产对于旗下门店进行抽样调查发现,税费的调整已影响到外围部分区域二手房表现,二手房客户流向新房市场所占比重约为四至五成。二手房交易成本提升后是否会再度转嫁,引起了购房者的普遍担忧。
汉宇地产川周分行周经理介绍,原先,板块内次新房小区与周边在售新房相比,售价基本处于持平状态,但由于二手房属于现房销售,而新建商品住宅交房时间普遍较晚,使得购房群体出现分流情况。但此细则出台后,对区域内二手房具有较大冲击作用。据统计,约占半数的意向客户将目光纷纷投向新房市场。在陆家嘴工作的小何夫妇,近期有购置一套总价在130万元左右两房的打算,原本已看中海尚康庭该小区,但由于税收政策出现新变化,而房东明确表示不愿承担日后可能额外增加的税费,因此,小何一家选择放弃购置二手房的念头,“转战”至新房市场。经置业顾问小王推荐,小何一家快速选定东方冠郡一套99平方米的两房,虽然总价略超原先预算将近10万元,但考虑到原本额外增加的税费,现在合理转增至户型面积,提升了居住舒适性,成为小何夫妇最终愿意快速下决定的理由。
相似情形也发生在嘉定新城板块,商报记者从汉宇地产新城分行陆经理了解到,新政出台后,一部分房东开始有些着急,其中,诚意卖家表示愿意小幅让价,或承担额外增加的税费费用,以此来促成快速交易,但与下家沟通来看,实际出手购买二手房的客群数量有限,买家除了重拾观望态度外,有强烈购房意愿的置业者更多地将目光投向新房市场,预计约占四成比例。
“闵行浦江板块新房与二手房市场中,虽然成交主力客群在产品选择方面存在差异化的特点,但新政仍使大部分有购房需求的客户,更倾向于观望态度。而对于资金实力较弱的年轻买家而言,势必会被板块内的新房项目所吸引。”汉宇浦江镇分行丁经理如是表示。
此外,与外围区域有所不同的是,市中心区域内的二手置业需求流失情况相对较小。以中山公园板块为例,根据汉宇中山公园分行郎经理介绍,新政所带来的不确定性,迫使有意向的买家更倾向于观望态度,而卖家心态坚挺,直接导致双方之间现存分歧更为显著。
事实上,在记者看来,即便卖房20%个税确实开征,也不会对上海房价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整个政策还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此外,在此前的几次调控中,国务院也曾强调二手房20%个税从严征收,但是最终地方细则并未严格执行,两会过后,上海细则会否跟进目前仍是未知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