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
1、项目名称:海源公园改造工程。
2、建设性质:改建。
3、建设地点:威海市海源公园。公园改造规划范围为义重饭店以东,环海路、连林路南,总用地面积约10.12公顷。
4、建设单位:威海市园林管理局。
5、建设背景:
6、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属于鼓励类项目。
7、项目符合《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属于规划中的带状公园。
二、环境影响因素
1、建设期
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会对周围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环境问题来源于施工与运输车辆所产生的扬尘和二次扬尘、各种施工和运输车所产生的噪声、施工对公园原有植被及树木的破坏、建筑垃圾和施工运输对周围环境和交通产生的影响。为此,建设单位采取了一系列污染防治和减缓影响措施,主要有限制作业时间、加强施工环境管理、绿化补偿、水土保持等,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建设期影响属于短期影响,施工期结束影响即消失。
2、运营期
主要污染环节为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等。拟采取的防治措施是:
(1)废水
项目废水主要为员工及游人清洁卫生产生的生活污水。污水经过设置的化粪池处理后,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威海中融安信水务发展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废水不排入公园所临海域,废水排放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
(2)废气
项目废气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由于废气排放量较小,地面停车为露天空旷条件很容易扩散,因此对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3)噪声
项目建成营运后,主要噪声源为游人活动噪声(社会噪声)和小型汽车噪声(交通噪声)两部分。由于这些噪声源都是暂时性的,噪声源停止发声则影响消失,而且声级较低,因此,对声环境的影响很小。
(4)固体废物
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项目管理员工、游人活动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园区员工负责收集清运至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指定的垃圾点,由环境卫生部门集中清运至威海垃圾处理场无害化处理。
(5)植被景观
拟建项目植被景观的建设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公园定位的生态特性,利用现有植被资源,增加观赏性花灌木与地被,改变公园现状植被种类较少的现状;同时体现社会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增设林下健身游憩空间,为城市居民和游客提供户外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的绿色空间。
三、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总结论
拟建项目污染防治措施实施后,所排污染物能够满足达标排放的规定,对周围环境质量影响较小,同时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环境功能区划、清洁生产等方面的要求。在采纳报告书提出的污染治理措施、改进措施和各治理设施运转良好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而论,海源公园改造工程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四、公众参与的主要内容及方式
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内容:
(1) 您对目前区域环境质量的满意程度;
(2) 您认为项目选址及建设是否合理;
(3) 对该项目建设及营运期应重点注重的环保问题;
(4) 该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是否有促进作用;
(5) 您对拟建项目建设的态度;
(6) 您对该项目的其他意见和建议。
五、公众参与及反馈意见方式
1、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想详细了解本项目的有关情况,可在公示期内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或电话联系方式,与环评单位联系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或向评价单位索取项目有关的其他材料。
公众应客观、真实地反映对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反馈意见请以书面形式反馈,提交书面意见时需签名、留下联系方式。
2、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威海市园林管理局 刘女士
联系电话:5271869
E-Mail:weihaiyuanlin@126.com
评价单位:威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宋先生
联系电话:5280883
E-Mail:huanping999@163.com
3、公告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