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还在东北一所大学上大一的崔文鹏接到家人通知,国庆节假期他不必再回黑龙江老家,可以直接到威海新家度假。那时,他和父母一家三口租住在高区田村一间平房内,尽管不宽敞,但却很享受威海的碧海、蓝天和清风。
10年后,崔文鹏一家在威海拥有了两套宽敞的楼房,并扎根于威海,成为了威海人。
“我们越来越喜欢威海这个城市,安居在这里,感觉很踏实。”崔文鹏说。
举家搬迁到威海
如今的崔文鹏是位于环翠区张村镇某公司的一名文案策划。回忆起当时如何来到威海,崔文鹏调侃道:“当年我是稀里糊涂地被拉到这里的。”
2003年,家住黑龙江的崔文鹏由父母送去上大学。“当时父母把我送到学校后并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威海,说是要去看看那里的环境。”崔文鹏说,那一年,正是东北人到沿海城市购房的高峰期。而作为这场购房潮的“前瞻者”、崔文鹏的叔叔早已在1998年举家迁到威海,并在威海投资、创业、置房,过上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这让崔文鹏的父母羡慕不已,所以决定亲自去威海考察一番。
“那年我8月20号入学报到,结果在当年国庆节前夕,父母就打电话告诉我,假期直接到威海来,因为老家的房子卖了,他们已经搬到了威海定居。”崔文鹏说,“这让我又惊又喜。”
“我第一次来威海便爱上了这里,蓝色的大海,清爽的海风,适宜的气候,而且生活节奏也不十分紧张,住在这里很舒服。”崔文鹏说。初来威海,父母在田村租了几间平房居住,并做起了建材生意;同时花16万元在张村镇购买了一间60平方米的商铺,对外出租。靠着商铺租赁和建材生意,崔文鹏一家在威海有了稳定的收入,慢慢站住了脚。
置办房产安居乐业
2005年,崔文鹏一家终于在威海有了自己的第一套住宅。
“当时在位于高区西河北村的东山小区,买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总价23万元,贷款10万元,5年还清。”崔文鹏说,“从租住平房到拥有第一套自有产权的住房,我才真正感觉到在威海有了‘根’。”
对崔文鹏一家来说,拥有了第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幸福生活的大门才真正打开。大学毕业后,面对各种工作选择,崔文鹏毫不犹豫地和女友一同回到威海:“我们都觉得威海是个好城市,所以决定一起在这里工作。”
找工作、拼事业、结婚、组建新家庭……与众多年轻人一样,崔文鹏在威海的日子过得幸福而自在。
2011年,崔文鹏一家又在张村镇某新建小区购买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新房。
“新房带阁楼,两室一厅,南北通透,父母现在住着,他们非常喜欢,日子过得更舒心了!”崔文鹏说。新家收拾得干净而温馨,崔文鹏父母还在阳台上种了些辣椒、茄子、小柿子等蔬菜,当做平日休闲的乐趣来摆弄。“这里是封闭式小区,与原来的二手房所在的小区相比有规范的物业管理、美丽的小区花园,闲着没事,我爸妈就会在小区里遛遛弯,小日子过得挺‘恣儿’。”崔文鹏说。
不仅住上新房心里舒坦,崔文鹏一家所拥有的商铺也大幅度升值。“商铺房租已经从最开始的每年6000元升到现在的每年2万元,张村镇中心商业街也越来越繁华了。”崔文鹏说。如今,他不仅把户口落在了威海,还准备再为自己置办一套新房,“这样离父母的家更近,工作也更方便,住在威海,感觉越来越幸福了!” 文/图 记者 孙世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