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是座美丽的城市,也是一座幸福的城市。来威创业21年的浙江温州人余锡明,靠勤劳的双手,耕耘了一份美丽事业。如今,家住环翠区鲸园街道办事处长征社区的余锡明开办的美发店,深受顾客喜爱。
22岁来威学理发转做快餐店赔了本
22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市区古陌路的小香港理发店,余锡明和妻子正在店内为顾客理发。余锡明手持剪刀,手法娴熟。顾客张先生告诉记者,他从1998年就在这里理发了,余锡明已经成了他的专业理发师。
记者了解到,1992年,22岁的余锡明从老家浙江温州来到威海,“一开始就跟着朋友学理发的手艺。”余锡明介绍,在朋友的理发店内干了两年多,他与同样会理发的钟张娥陷入热恋中。钟张娥也是浙江温州人。
两人结婚后,没有继续从事理发的行业,而是开起了快餐店。但是,快餐店的生意并不景气,不到两年的时间,快餐店就关门歇业了。
眼看着辛苦积攒的钱打了水漂,余锡明和妻子不甘心,继续创业是夫妻俩一致的目标。
理发店生意节节高买下住房买店面
1998年,余锡明从亲戚手中转租了一间面积为30多平方米的理发店铺。“一开始我们还有好几万元的贷款,现在都还清了。”余锡明说,理发店开起来后,他和妻子潜心经营,赢得了周边不少回头客的称赞。后来,理发店的名声日渐响亮,很多想学手艺的小伙子都主动找上门来,“多的时候我们店里有四五个学艺的。”余锡明说。
就这样一直努力打拼着,去年,余锡明夫妻俩在理发店附近买下了一套住房。有了自己的住所,但是理发店却一直还是租用的,这让余锡明和妻子心里有点不踏实。去年,余锡明又拿出积蓄买下了现在的店面,“现在店面也是自己的了,再也不用租了,心里感到亮堂了很多。”余锡明对于自己目前的状况感到很满足,“我觉得我的创业还算是比较平稳的,没有过多的波折。”
当上了楼长威海成为第二故乡
“我很喜欢威海人,我们楼附近的大叔大姨都很好。”在余锡明心里,周围的人对他们的生活给予很大帮助,这让一个外地人在威海感觉到无比的温暖与幸福。
当日上午,记者和余锡明正在聊天时,住在附近的一位阿婆急急忙忙来到店内找余锡明,“快点找人协调一下,施工队伍是不是弄错材料了?”原来,余锡明还担任着自家楼栋的楼长,附近居民有什么事都及时向余锡明反映。“或许大家觉得我年轻点吧,选我当了楼长,有什么事我就帮大家伙跑一跑。”余锡明介绍,去年年底,他们那栋楼的楼长因身体原因不能继续担任,在大家的一致推举下,余锡明担任起了楼长这一职务。
“在我眼里,楼长不是什么官,就是帮助居民跑跑腿。”余锡明说,附近居民有什么问题都会和他说,居委会有什么需要宣传和发放的材料也都会找他,“主动扫扫楼道的卫生都是每个人应该做的。”余锡明表示,自己住在威海,威海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在这里,家的感觉越来越浓了。
文/图 记者 姜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