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乳山当地居民一样,家里用上了天然气,通上了暖气,社区广场上常常是欢歌笑语、掌声雷动,许多小区配套健康养老设施,周边园区内大项目相继崛起、产业工人日渐增多……如今,越来越多的“新移民”感受到乳山银滩的新变化,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打造老年人的康乐园
“这小区非常适合我们老年人养老。小区内不仅新增了医疗中心、配餐中心、护理机构等养老服务,还增设了无障碍通道、多功能电梯、多点报警求助等养老设施,真是我们老年人的康乐园。如今,来这里养老的邻居越来越多了。”家住银滩香港平远国际城的徐福江说。
先前,银滩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吸引了天南海北的人纷纷前来购房,但有不少购房者买房是出于投资、度假或是养老等考虑,造成银滩小区空置率高。房屋闲置,首先是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制约了人气提升和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
为此,乳山率先在全国探索了房地产转型发展健康养生养老产业之路,发展起专业机构养老、社区养生养老、居家养生养老、医疗机构康复养老四种健康养生模式。
在转型中,乳山提出“盘活存量、做优增量”的思路。对以往存在的房产项目,乳山通过引导房地产企业采取房屋返租、规划调整、与外合作等方式,采取自主发展或引进专业养生养老机构等方式,统一配套健康养生养老设施,对房产进行“二次开发”;对新建项目,从严控单一功能的普通住宅项目审批入手,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改造在售、在建楼盘,融入养生养老元素,完善家政服务、护理机构、医疗中心、配餐中心等相关养老服务功能设施。
如今,银滩已有30多家企业开始由传统地产向养生养老地产转型。平远国际城董事长王靖翔介绍,楼盘100多栋居家养老式住宅已全部售罄,入住率达60%以上,是此前开发海景房入住率的5倍。
目前,银滩已引进了福星老年公寓、爱之源国际养老中心、百合老年公寓等多家大型专业养生养老机构,预计3年内,专业养生养老机构将达10家,总床位突破1万张。
闲置房产
变身“大宿舍”
单伟是汇清科技公司的一名职员,白天他在公司所在地新兴产业园上班。下班后,仅10分钟的公交车程,他就能回到位于银滩的租赁房。
在滨海一体化规划发展下,越来越多的产业工人像单伟一样,选择在银滩租房子或买房子居住,成为银滩“新移民”。甚至有不少企业计划利用银滩房源充足的有利条件,购买整栋楼盘改造成职工宿舍。
去年3月份,乳山在全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作出将包括银滩在内的沿海一线7大区域整合成滨海新区的决定。海湾新城、新兴产业园等7大片区基础设施全部按照城区标准规划,发展定位和功能各有分工。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只有产业人口大量聚集,才能最大限度增加银滩常住人口,实现产城发展良性互动。”乳山市滨海新区管委会主任王祥芹说。
滨海一体化发展,解除了银滩旅游度假区功能定位的限制,相当于为银滩配备了6个产业承接区,产城共融,银滩成为产业工人的生活区,大量闲置房产摇身变成超级“大宿舍”,成为乳山产业发展新优势。
自成立以来,滨海新区已引进过亿元项目13个,其中已开工项目10个,预计可吸纳近万人就业。随着大批产业工人的入住,银滩房产闲置问题将得到进一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