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上午,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有很多内容都与咱老百姓们息息相关。
有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孩子开心地上学、父母能够安度晚年,偶尔全家人一起开车出去旅旅游,“世界这么大,一起去看看”……这些普普通通的愿望,正在无数人的共同努力中,一步步变为现实。
明年,我们的生活可能会有哪些变化?小编摘取了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中部分贴近民生的内容,提前为您“剧透”。
关键词:教育 新路径:两年内新建、扩建49所中小学校,“大班额”问题将全面解决
“大班额”一直是困扰老师和家长的一个难题。
“大班额”是指班级学生数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班级。一般情况下,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中学每班不超过50人。如果班级人数超过66人,则称之为“超大班额”。
根据市教育局对我市“大班额”情况专题调研结果显示,全市普通中小学共192所,班级4810个,其中,超额班级1531个,约占全市中小学班级总数的32%。不过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我市的“大班额”占比较低,且几乎不存在“超大班额”现象。
近年来,通过学校建设与教育改革,我市中小学“大班额”问题逐渐得到缓解。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投资25.46亿元,新建、改扩建普通中小学92所,新增教学班708个、学位33280个。
而要彻底解决“大班额”问题,建学校、增师资无疑是最直接的办法。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现有教育资源情况、地理环境、交通半径、中小学服务半径、建设标准等,我市确定了各区市城镇新建、改扩建学校的名单。至2017年,我市将新建、改建中小学共49所。其中,新建学校17所、改扩建学校32所,计划增配教师1227名,保证到2017年底,我市所有城镇中小学班额全部达到标准要求,彻底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2015年,我市已经对临港区一所小学完成了改扩建。2016年,我市计划继续投资15.66亿元,新建学校9处,包括环翠区1所、荣成市2所、乳山市3所、高区1所、经区2所;计划改扩建学校22处,其中,环翠区4所、文登区2所、荣成市7所、乳山市2所、高区2所、经区1所、市直4所;计划增配教师584名。
关键词:养老 新路径:新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0处,新增机构养老床位3000张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不仅是老年人关心的问题,更是紧迫而现实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市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空前,目前已建成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32处、农村幸福院323处,日间照料服务已分别覆盖100%的城市社区和91%的农村社区。全市118家养老机构中,现有养老床位2.5万张,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38张,超额完成了全省“十二五”养老床位目标任务。然而,在幸福养老的道路上,我们可以做的仍然有很多。
为充分发挥养老资源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我市采取“政府建、社会管”的方式,大力发展“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有效整合社区资源,在社区中建设集托老、日间照料、居家养老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老年服务中心,并引进专业的养老机构管理服务团队运营日间照料中心,如祥乐家、万福苑、盛泉、东发等养老机构,通过连锁经营、机构运营、低偿收费、中医康复理疗等新型运营和服务模式,打造社区嵌入式微型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送餐、护理、短期托养等“私人订制”服务,实现“养老不离家”。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发展康复护理型养老机构,新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0处,新增机构养老床位3000张,增加优质养老服务供给,让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品质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交通 新路径:推进文莱高速公路、环山路拓宽改造、蒲石线北段新建等交通项目
2015年12月29日,荣文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彻底结束了荣成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2016年,我市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又将迈进一个新的里程。
2014年年底开建的文莱高速公路,如今正在紧张进行路基、桥涵施工。文莱高速起自文登区臧格庄南,途经乳山市,烟台海阳市、莱阳市,向西连接已建成的荣潍高速公路莱阳至潍坊段,主线全长133.86公里,其中威海境内长70.9公里,设计时速100公里。建成通车后,威海到潍坊、济南的路程将大幅缩短,用时减少至少半个小时。
环山路拓宽改造工程,现在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施工计划;S203蒲石线蒲湾至所前泊段改建工程,目前正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示……这些与百姓出行密切相关的交通大动脉畅通后,我们的出行也将更加方便。“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一任性的理想将更容易实现。
关键词:城镇化 新路径:加快推进“三个市民化”
按照精准化的要求,我市将着力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城中村和城边村原有居民市民化以及农村就地转移就业人口市民化。
近年来,我市在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方面出台了多项措施。针对外地户口迁入,全面放开购房落户,取消了房屋面积或购房金额的条件限制。并且,保障性住房和公租房的建设,让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在威海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近日公布的《威海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行动计划(2015—2017年)》就曾提出,到2017年,我市将实现10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加快实现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性抓方等公共服务覆盖市域常住人口,让农业转移人口享受市民待遇。
除此之外,《威海市居民户口迁移管理办法》还以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及时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问题为重点,全面降低了本市农村居民落户城镇的门槛。举例来说,本市农村居民在威海市中心城区落户,只要有合法稳定职业,缴纳社会保险1年以上即可落户。
我市还着力推进就地城镇化,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市域农村居民就近向城镇和各重点区域转移。把经济实力强、发展潜力大、产业基础好的张村镇、成山镇建设成为功能完善、宜居乐业、集约节约、特色鲜明的城市片区和小城市。到2017年底,张村镇建成区人口达到12万人以上,成山镇建成区人口达到10万人。
关键词:楼市 新路径:进城买房或将享优惠政策
会议提出,要积极探索房地产去库存的有效政策和途径,落实公积金使用、信贷、税收等政策,对本地农民在城镇首次购房的,尽可能给予政策优惠。
此外,我市将打通商品房预保障房通道。通过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培育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出租公寓。同时引导企业将库存商品房改造为电商用房、众创空间、养老地产、旅游地产等。
关键词:创客 新路径:将建立威海众创联盟 会议提出,我市将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海洋生物、电子信息等专业孵化器建设,启动大数据、物联网、金属表面工程等细分技术领域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医疗器械和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等公共检测平台建设,争创军民科技融合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引导企业兴办众创空间,加强与创客合作,帮助更多创客脱颖而出,也为企业创新发展储备资源、拓展空间。建立威海众创联盟,推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聚集各类创业孵化资源,为创业者提供便利的创业条件。 关键词:露天烧烤 新路径:露天烧烤将全面取缔
会议提出,2016年将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努力提高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巩固提升威海的生态环境优势。
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实施空气质量全面优化行动计划,加快分散燃煤锅炉治理,强化餐饮业油烟污染整治,严格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
关键词:老旧小区改造 新路径:293个老旧小区将分期分批改造
会议提出,我市将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东部滨海新城主干路网及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推进园林绿化和城市绿道工程。城市公共交通、停车场、供排水、污水处理等设施,将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理念进行规划建设。
省里确定对具备改造价值的城市老旧小区进行全面整治,5年内全部完成,这项工作我市提前开展,已经完成107个老旧小区的综合整治,目前全市还有2000年以前建成的小区293个,要分期分批提标改造,同步做好设施配套和管理服务。
关键词:企业成本 新路径:打好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组合拳”
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好“组合拳”,让企业在转型过程中轻装上阵。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和省市出台的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让企业第一时间享受到政策的实惠。
完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动态调整制度,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切实精简和规范前置审批,打通市场准入快速通道,通过简政放权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要进一步研究降费清费空间,切实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积极帮助企业争取直供电试点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电费支出。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努力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关键词:僵尸企业 新路径:“僵尸企业”将加速退出
在去产能方面,我市将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制办法,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乃至破产清算等方式,实现市场出清,引导有限的资源向更高效率的企业、行业和领域流动。
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僵尸企业”,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积极稳妥推进重组整合或退出市场。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防范引发社会风险。通过兼并重组,引进更多实力强的企业,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农村 新路径: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会议提出,我市将结合开展美丽乡村行动,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厕改工程,年内完成厕改9.8万户,争取三年内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积极改造农村危房,争取两年内全部完成3700户农村存量危房改造。加快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切实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开展农村温暖工程试点,改善供暖设施和供暖方式。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改造农村公路150公里。新建农村新型社区21个,推动燃气、供暖、污水等市政管线向建制镇、新型社区延伸,逐步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