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坦诚,在过去是很少见的。
1st
这是四年来第一次,只字未提房地产。昨天(3月16日),你大概和我一样,竖着耳朵,看完了李总理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为什么不提房地产?因为今年没有记者问这个问题啊。废话!为什么没有人问呢?我也不知道……
我知道的是,去年的中外记者会上,第一个问题就直奔房地产。当时,一个老外记者,用流利的中文问:“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直在下滑,政府是否会出台新政策来促进国内房地产市场?”
十几天后,中央就出台了“3·30楼市新政”。随后,降税、降息、降准、降首付,各种降轮番上演,“去库存”终于在年尾变成了一句国家口号。
当时,李总理还亲切地问那位老外记者:“有没有在中国买房?”此后,执行了十年的“楼市限外令”也顺势解除了。
2014年的中外记者会,问房地产的,则是新华社记者。李总理回答说,要“因城因地分类进行调控”。此后,除北上广深以外,几乎所有城市都陆续解除了“限购”“限贷”政策。
2013年的中外记者会,是李总理的首秀。提问的还是新华社记者,问的是“城镇化”。李总理顺势谈到了“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改造一千万户以上各类棚户区”。他虽然没有直接谈论房地产——毕竟他的前任刚刚在上一年同样的场合提醒过地产商“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但他所强调的“现在每年有一千多万农民转移到城镇”,还是给房地产市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今年,李总理不仅只字未提房地产,而且连“棚户区改造”都没提,只是在回答经济下行压力问题时提到了一句“新型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
那么,今年的房地产政策走势会如何呢?
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
2nd
实际上,李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把房地产政策走势讲得很透彻了。宏观上强调了“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微观上甚至还很细致地提出要“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同时,还留下了一句令人期待的表述:“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费的税收信贷政策,适应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
而且,他还特意安排部长们召开了比往年更多的记者会。前两天,住建部部长和两位副部长已经在专场记者会上非常详细地回答了房地产的各种问题。甚至连“中国楼市会不会像日本那样崩盘”这么不靠谱的问题,都认真回答了。
那些分明很靠谱的事情,却又总是被一些人嘲笑为“不靠谱”。比如政府真心实意地鼓励农民工进城买房。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在前两天的记者会上说得非常清楚并且值得信赖:“我到一些地方搞过调研,现在一些中小城市农民工的购房占整个购房总量的30%左右,在县城占到了50%,甚至更高。所以我说,农民工在城镇购房潜力是很大的。”
陈政高部长甚至用非常详实的数据,陈述了房地产对GDP的作用,甚至直言“在城镇化方面,房地产也起到了作用”。这种坦诚,在过去是很少见的。
该说的,已经都说得很清楚了。所以,李总理在中外记者会上只字未提房地产,倒也是好事一件。大家都冷静一下,不是更好吗?
▲住建部部长陈政高
3rd
中国房地产界似乎有一种奇怪的逻辑。
李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很严肃地说“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立即就有人得出“企业将加入抢房大军”这么不靠谱的结论。
财政部长楼继伟在记者会上谈论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时,提了一下“满足基本生活的首套住宅按揭贷款利息的扣除”,立即就有人得出“终于确认了!房贷利息将可抵个税,楼市要‘炸’!”的鸡血结论。
现在都流行这么不靠谱地玩,你说,怎么办才好呢?这届政府在经济改革上,已经足够坦诚了。
前几天,财政部长楼继伟在记者会上讲了一段非常精彩的大实话,大意是说《劳动合同法》可能导致了薪酬的过快上涨,最终损害的是劳动者,因为就业机会减少了。结果,当天社交媒体上的批评就铺天盖地。
经济学常识的缺失,使得这个国家的每一个进步观念,似乎总是很容易被曲解。相比之下,房价涨跌问题,真的算是小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