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事要闻
打好中韩自贸牌 商业地产迎转机

 打好中韩自贸牌 商业地产迎转机

 

鼎信大厦·中韩自贸港开盘热销、盛世韩企中国总部落户威海、韩国乐天酒店落户威海……最近一段时间,威海商业地产界“韩流”涌动,随着中韩自贸协定签订近一周年,越来越多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开始瞄准中韩自贸区机遇,为未来的威海商业地产寻找新的出路。

“按照国际通行的人均占有商业面积标准,威海商业地产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粗略估算其人均指标早已超过国际标准,达3平方米/人,如果再把目前市场上正在建设中的商业地产项目算进去,这一指标预计将达到人均5平方米。”日前,威海易家地产总经理邓兆琳在谈及威海商业地产发展现状时坦言,各商业地产项目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空间,找准项目的定位至关重要。

在邓兆琳看来,基于威海特殊的地理区位,中韩自贸区协定签署,以及威海被列为中韩自贸先行示范区等都是当前威海商业地产界涉韩的难得机遇期。

在过去多年间,由于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施行,导致市场上大批投资者将资金投向了无限购政策的商业地产,如今随着住宅市场各种限制政策的松绑,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商业地产吸引力的下降,在这一背景下,商业地产面临着如何获得更大突破的压力。

山东大学(威海)营销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蒋守芬告诉记者,如同住宅市场一样,目前我市的商业地产市场同样面临着分化加剧的趋势,那些发展定位准、区位特色明显、运营理念科学的项目,更加受到投资者的青睐,与之相对照的是,也有一批特色不够鲜明,前景不够诱人的项目正面临举步维艰的尴尬。

市房协秘书长宋岩也认为,以鼎信大厦等为代表的一批商业地产项目,立足其位居高铁站前的区位优势,巧借中韩自贸东风,有望成为威海商业地产界的“对韩桥头堡,中国东大门”。

邓兆琳认为,随着中韩自贸区协定的实施,威海应该充分发挥其对接韩国,辐射全国的优势,推动涉韩商业地产项目的发展,包括商贸物流、办公写字楼以及宾馆酒店类的商业地产都将迎来一个新的上升空间。“不仅是威海本地消费者,每年3000万的来威游客,通过电子商务连接的全国各地韩国商品消费者都应该成为这类商业地产的服务对象。”

商业地产与传统住宅地产项目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对开发商来说,仅仅追求商铺的销售还不够,其后期的运营其实更考验开发商的眼光与实力。采访中,有关专家表示,从成功与失败两方面的例子看,一个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它是否拥有一个实力强大的运营团队。

从这个角度讲,我市商业地产除了要抓好中韩自贸区机遇,打好韩国牌,在后期的运营管理上,仍需要接受时间的检验。


董传葆

通知公告
资料下载
在线杂志
="威海房地产电子杂志"
会员介绍
视频看房
威海市房地产协会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30222号

鲁公网安备 37100302000376号


电话:0631-5288790      技术支持:威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