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证监会频频对股市金融行业进行监管,在银行理财、概念股炒作等方面遭砍之后,房地产终于也保不住了...... 证监会官员在周一的保荐机构专题培训会议上指出,企业再融资募集所得资金不鼓励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并需详细披露募集资金的实际投向。不允许房地产企业通过再融资对流动资金进行补充,募集资金只能用于房地产建设而不能用于拿地和偿还银行贷款。
纳尼?
交易所官员表示:在债券发行方面,部分规模较小的房地产企业也面临被阻断的局面。在防风险的整体思路下,一些三、四线城市的小规模房企,即使符合发债标准也会被劝退,防止以后可能出现风险。
专家说:都是“地王”惹的祸。(没有骗我吧?)
证监会现在不允许房地产企业通过再融资对流动资金进行补充,募集资金只能用于房地产建设而不能用于拿地和偿还银行贷款。
那么什么是所谓的非资本性支出呢?
比如说如购买原材料和员工支出,用于铺底流动资金、预备费、其他费用的视同补充流动资金。
当前房企真的care再融资?
发债的钱不能去拿地
不能去偿还金融机构借款
那发债干嘛?
而且这个用途你怎么管?
要么你就不允许发债啊!
这样等于变相关闭了房企再融资的大门
不过,即使再融资大门重新关闭,对于当下的房企来说,也并非不能容忍。在流动性过剩时,资本一定会克服“重重障碍”奔向高回报行业。不要忘了,一边是资本市场收紧,另一边货币信贷却还在开大口子。毕竟,货币才是源头啊!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来房地产企业通过股份定向增发募集的资金总额接近740亿元,共21家A股上市房企完成定向增发。根据wind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房地产行业共38家企业完成了股票定向增发,募资总额约为1687亿元。
A股上市房企
全年再融资规模只有一千多亿
相比对你这几百亿的授信来说,
真的不care好吗!
对于房地产的影响几何?
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此次证监会明令禁止房企通过再融资的途径拿地,事实上是在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抑制资产泡沫”的要求,控制土地价格,降低出现地王的几率。
短期看,这是房地产市场的利空;长期看,是利好。土地价格失控,必然造成房价失控,这对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非常不利。所以,证监会出台的这样政策对楼市平稳发展构成长期利好,但对于炒房客来说,构成了大利空。这项政策的出台,也再次证明管理层对楼市的看法变了,不愿意看到楼市暴涨。
通过加杠杆的方式不可能给楼市去库存。从去年到现在,全国都在呼吁去库存,但是,全国商品房库存量这一年并未减少,反而上涨。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去库存的种种优惠政策,刺激了开发商继续上新项目。
可以想见,随着热点城市不断出台新的限购、限贷政策,再加上从股市、银行贷款、债市上控制开发商的资金来源,楼市将迅速趋冷。但另一方面,按揭的利率仍然处于有史以来最低位。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房价很难出现暴跌,但成交会下降。这将给刚需购房者带来比较好的出手机会,对于加杠杆炒房者来说,赚钱的机会基本上消失了,弄不好还会亏钱。
这样真的能够控制房产的上涨吗?
对此各路朋友们也有不同的看法,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以上观点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中国房地产杂志社观点
看过这些,小编不由连声叹气!房价啊房价,你又特么要涨了吧......
文章来源于网络,小编加工整理,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