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事要闻
刚刚,总理向楼市喊话,传递重要信号!

 

今天上午,“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在澳门举行,李克强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

 

根据新华社现场直播,李克强总理在讲话里详细谈到了中国房地产市场,这是“国庆调控风暴”后,最高层第一次公开表态。他说:

 

现在外界对中国的债务、房地产市场等方面的风险有些议论,我认为,对这些问题要客观全面看待。

 

从房地产市场来看,中国新型城镇化今后还要经历相当长的过程,住房需求将呈增长态势。针对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些分化态势,我们将强化,而且也正在强化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因城因地施策,保障居民基本住房需求,努力实现住有所居,而且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符合国情、城市特点的措施来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总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有决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并且为明年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那么,从总理的话里,我们可以读出什么?

 

1、中国房地产市场基本面向好,总理着重强调了“新型城镇化今后还要经历相当长的过程,住房需求将呈增长态势”。这事实上是在向市场喊话,虽然20个城市出台比较严厉的调控措施,但中国楼市的基本面没有逆转,没有必要变得特别悲观。

 

2、楼市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而不是打压楼市,或者让楼市暴涨。所以,我认为管理层要的走势是:长期看是慢牛,短期看可以是横盘,近期适当有点跌幅也是可以的,但跌幅大了绝对不行,因为会威胁银行体系的安全。

 

3、由于一二线城市和三四五线城市楼市出现严重分化,因此未来调控必然是因城施策,或者叫一城一策。包括未来的房地产税,都会如此,最终可以开征房地产税的城市不多,人口流失的中小城市很有可能免征。而北上深这类城市,可能会有比较严厉的房地产税。

 

4、总理把楼市和金融风险放在一起说,这说明最近的调控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泡沫过大,最终引发类似去年股灾的金融风险。

 

5、“保障居民基本住房需求,努力实现住有所居”,这将是各地政府的主要目标。但基本住房需求和住者有所居,是包含租房在内的,不能都理解为买。这意味着未来房地产市场产品形态将多元化。

 

6、总之,总理此次对楼市喊话含义非常丰富,既不希望进一步刺激楼市走高,也不希望楼市因调控而暴跌。

 

      此外,在谈到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问题时,他是这样说的:

 

当前,中国货币政策是稳健的,流动性保持合理的充裕,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高,而且我们风险弥补和吸收损失的能力比较强。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等途径,逐步降低非金融类企业的杠杆率,化解金融风险。

 

这两段话跟昨天(1010日)出台的“降杠杆”、“银行债转股”的中央文件相呼应。在那两份总计不到1万字的文件里,仅“股权”就出现了38次,如果加上“股本”、“股票”则达到40多次。由此可见,在房地产市场降温之后,中国试图开启“印股票时代”的急切心情。

 

通过股权市场激活直接融资,降低企业杠杆率,把投资重点从房地产市场转移到实体经济上,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根本出路。

 

但这不意味着“印钞票时代”(货币超发+城镇化+房地产+大基建)的彻底终结,也不意味着房地产被“踢夜壶”。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仍然是稳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国经济还需要房地产来充当“扶上马、送一程”的“护法者”角色。

 

【版权声明:本文为刘晓博原创作品,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要在正文前署名,并同时转载文后的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更多交流,请加本号小编微信(ID:tttmoney7)】

通知公告
资料下载
在线杂志
="威海房地产电子杂志"
会员介绍
视频看房
威海市房地产协会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30222号

鲁公网安备 37100302000376号


电话:0631-5288790      技术支持:威海网